18日,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天合光能总部落成。这个国家级的研发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天合光能的科研创新能力,并巩固公司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。
国务院参事石定寰,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杨咸武,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修炳林,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办公厅副主任田卫东,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冰,市长姚晓东出席启用仪式。市委常委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源主持仪式。区领导张东海、王宇伟出席。
天合光能将依托这个国家实验室,通过与中国科学院、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、澳州国立大学、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等在内的全球顶尖研发机构合作,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在高性价比光伏电池材料、高效高性价比电池、高效高可靠组件、光伏与建筑一体化,光伏工艺创新和应用技术开发、突破性技术等方面实现关键性的技术突破。
实验室将逐步推进一批国际顶尖水平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研发成果的产业化,加快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发与量产,同时,加快可再生能与储能相结合的微网、智能网以及全方位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发。
当天,天合光能宣布,经国际权威机构测试认证,其多晶组件发电量和转换效率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,该组件属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1650mm×992mm标准商用多晶组件,发电量峰值达284.7瓦,组件转换效率达17.4%。 这是继2011年9月天合光能组件创造世界纪录之后的又一次突破和超越。
天合光能自2006年年底在纽交所上市以来,持续在科技研发上大量投入,建立起了一支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和质管团队,2011年底已经超过560名成员,其中有大量博士和硕士,来自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。这些优势也帮助天合光能在2010年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,建设“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”。实验室于当年初在天合园区动工,并于今年初完工。
“我们希望到2015年实现产品技术全面领先,并构建核心技术和专利优势,”实验室主任、天合光能负责科研的高级副总裁黄强说。
天合光能创新人才的集聚效应已得到充分体现。截止到2012年4月底,公司共申请专利810件,其中发明专利365件。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98件,居国内光伏行业第一。2011年底,天合光能提出的两项光伏标准获得国家标准立项,并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光伏组件委员会的国家成员投票,正式成为国际标准立项,为中国光伏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,标志着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